统一国家的建立(11—19课)_教学设计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统一国家的建立(11—19课)

统一国家的建立(11—19课)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5-27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 统一国家的建立(1119课)。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统一国家的建立(1119课)

一:单元内容分析

[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封建社会中重要的秦汉时期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11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复习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

对本单元的总的认识

第三单元内容对应中国古代史 统一国家的建立 这一主题,所反映的史实是秦、汉这一历史阶段。本学习主题共列四项学习内容,秦汉时期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活动课(19课)和单元拓展,教材中直接与之相关的有6课,拓展内容有2课。本单元共8课。

1.对本单元基本线索和地位的认识

《课标》的引言中指出: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也就是说,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最重要的历史现象也是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最主要的历史特征,但这一特征又不局限于秦汉时期,它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甚至也是中国文明的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课标用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作为统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发展线索,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秦汉史就要以整个中国古代时期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作为背景和学习目标,要把统一国家作为整个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内容来学习。

所谓统一,就是把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归于一即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由一政权把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这就是统一国家。

2.对本学习主题课程目标的认识

基础知识:课标所列四项学习内容(不含行为动词)中的史实均应属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事件的主要参与者、策动者均为重要的历史人物,而秦汉史的发展进程及所表现出的统一国家建立和初步巩固,即为秦汉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从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巩固的主题,我们还可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分解为:(1).秦为何能实现统一?最终的统一是由何人在何时完成大的?(2).统一国家的建立有何意义?(3).为巩固统一,秦采取了哪些措施?(4).汉在初步巩固统一的国家中,又分别由哪些人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产生过哪些影响?

技能要求:(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能离开史实的学习,此处为叙述方便而单列,下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亦同)本学习主题中对基本史实的学习要求,大多还属于识记层次,但学习史实的目标,出现了探讨、评价、认识等较高层次(理解和运用层次)的要求,在教学活动建议中除提出了比较、解释和出板报等较高层次学习要求外,还具体提出了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和适当补充(如纪年方法,公元前后的分界,帝王年号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本学习板块引言提出的要求是:增强学习历史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本学习主题生动史实较多,科技成就较为突出中国古代一个较为辉煌的时代,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对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有利的,尤其要注意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的熏陶。

二、课文要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第11课秦王扫六合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统一是本课核心,建立统一国家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作为一般史实了解,但还要以此为素材,能对统一国家建立意义作出探讨,是较高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对初一学生。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从课文篇幅来看,秦兼并六国史实叙述较略,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较详,可见重点应放在对巩固统一措施的了解和分析上,而且唯此才能较好实现探讨要求。

实质上,课文第一目的后半段(课文大字第二段开始)就在叙述巩固统一的措施,课文第二目和第三目均可看作是巩固统一的措施,因此整个课文可看作两部分:一、秦灭六国(课文前两段含小字);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几大方面)。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建议加强对商鞅变法作用的回忆(突出:商鞅虽最终被害,但商鞅之法始终在秦推广并发展)导入新课,并利用课文第一段小字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嬴政时秦能完成统一(历史条件、国家基础、个人作用三方面)。

秦兼并六国过程可略述,可借助挂图(多媒体),221年是重要年代,要识记。同时可对六合作出解释。课前引文可在叙述中引入,重在了解:此事的发生说明了什么?此事的结果又说明了什么?统一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统一的趋势又是不可阻挡的。

对于巩固统一的措施,建议组织学生认真看书分析(可组织小组讨论):分析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每一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各起了什么作用?然后教师在各组汇报的过程中对一些不易理解的名词作出深出浅入的解释(如:皇帝名号由来、度量衡、郡县制等),并对措施进行大类的归纳(政、经、文、思、军、边疆治理等)和内容的梳理,最后在各组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能进行探讨(重探讨的过程和探讨方法的训练),可从社会局面、人民生产生活、社会经济交往、思想文化交流、抵御外族侵扰等几个具体方面与春秋战国时代比较后得出基本结论,并通过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国家的统一是整个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秦所采取的措施大多为后代各朝沿袭(有发展,但所包含的方面变化不大),明确: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的熏陶。

5.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对焚书坑儒的评价:注意区分这一事件对当时政权巩固和对思想禁锢的两重作用。

(二)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知道什么?我以为有三知即可:知原因、知过程、知结果。另外从《课标》的整体内容标准来看,中国历史中涉及农民起义内容的,只此一条是较为完整叙述起义历程的。因此可以此为例,对君民关系与政权兴衰的关系有一初步认识。同时这场起义的整个历程中,留下的成语典故较多,教师可恰当利用和补充,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对学生的人文修养加以强化。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教材分为三目,实质上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本因)、过程(含起义导火线或直接原因)和结果。十分清晰。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可以回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为切入口,最后用一句:如此强大的秦朝却只是历经两代,短命而亡。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起义原因: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概括,了解秦的暴政(具体表现为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三方面)是这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而陈、吴遇雨受阻大泽乡只是起义的导火索或称直接原因。教学中可注意引导学生对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区分。

关于起义过程:主要掌握:(1)爆发: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首义领袖 (2).发展:各地响应蓬勃而起,陈、吴失败后,项、刘继续领导反秦,规模日大。(3) 关于起义结果:知道起义军推翻了秦朝。(巨鹿之战,刘邦入长安)(注意时间为前207年)

对农民起义的作用不必过分渲染,(注意阅读教参中的学术动态)。

关于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的史实建议补充一些内容,对刘邦取胜的原因最好作出分析(原因之一的善于用人问题可将13课的导入框内容先用),对楚汉相争与此前反秦的性质转变也要注意作出解释。

(三)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19课,活动课一并解决)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何谓大一统?所谓大一统,就是要一统于皇帝。

《课标》对此学习内容提出了评价要求,所依据的史实为大一统方面的。这反映了课标编制者们牢牢把握了评价人物与学习主题的联系的方向。教学活动建议要求比较秦皇和汉武的历史作用,可组织一场专题讨论。而教材中出现的谁的历史功劳大似不存在可比性,以课标要求组织较好。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本课共三目,第一目文景之治: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果。休养生息政策(教材未涉及此概念,教师可根据学情决定是否引入此概念)是汉初统治者对形势正确分析后而采取的适合的策略。此政策历经汉初四代统治者,凡六七十年。先出现了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初见成效),武帝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出现了强盛景象,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个盛世,秦始皇建立的统一国家到此时才算是巩固起来。可见,文景之治是西汉进入强盛的基础,也是汉武帝能实现大一统的重要基础条件,否则即便汉武具有雄才大略,恐也难有如此作为。

第二目汉武帝的大一统为全课重点,即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和成果。主要叙述了政治(推恩、削藩)和思想(独尊儒术)两方面的措施及成果。而对政治、军事方面只是提及却无叙述,似嫌单薄。因为大一统所涵盖的内容似应包含政治、经济、思想、军事、边疆治理等多个侧面,但本课所涉及的大一统主要指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且主要侧重于政治、思想两个方面,据此课内容进行评价似嫌单薄,另外历史人物是复杂的,其历史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对历史的作用也不是单纯的,因此,可考虑在增加了解汉武帝更多的一些史实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更为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讨论。

第三目是自学内容,叙说了新朝和东汉的建立及其兴衰。此补充应该说很有必要,可使学生对两汉历史发展轮廓有一个较完整的印象即可。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本课导入框内容如移至上一课使用,本课开始可将第一段文字内容设置成形象的情境,组织生分析汉初经济萧条的原因。文景之治的政策内容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可归纳为重农节俭、以德化民两大方面。而文景之治的表现则突出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相对的)。最后教师可以:这就为西汉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过渡到第二目。

汉武帝的大一统:此目为全课重点,可引导学生自学讨论:除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外,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还具备了哪些条件(善于用人提供了人才基础,本身雄才大略具备了卓越的领导基础)?汉武帝为何要在在政治上、思想上实现大一统(政治上诸侯国势力日大,对中央政权产生威胁。思想上的百家活跃,对中央集权不利)?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大一统(推恩、削藩也可不用推恩这一概念,解释清就行。独尊儒术需要具体介绍为此采取的配套措施。并说明孔子创立的儒学,到此时经过统治者的改造,开始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对于独尊儒术的双重影响也要能引导学生作出较为辩证的分析。

对于书中提及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中的经济和军事方面内容,建议可考虑直接将第14课内容和15课相关内容接着学习,以使大一统的概念更加完全。

第三目内容建议概述新朝和东汉的兴衰即可。公元前后的分界出现在新朝请点一下。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的要求。

(四)第14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1.对教材的基本认识:

此课所涉及的经济发展内容为汉唐盛世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也可更好的体现大一统的景象。

2.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本课教材共列了三目,分别从水利与农业、手工业、商业与城市三个方面的发展来阐述两汉经济的发展。在商业发展中融入了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3.教学材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本课内容易理解,故建议以组织学生自我学习为主。

第一目重点是对黄河的治理。分为武帝时的亲临治理和明帝时王景主持治理。至于第82页的动脑筋内容,可作为对武帝全面评价的一个素材。而农业方面进步,教材全部采用小字处理,但还是要注意从工具改进、耕作方式改进和农作物耕种范围扩大三方面进行简单梳理。

第二目是对手工业成就的叙述,主要分为丝织和冶炼两大类别。又各可以从工具改进和技术提高和突出成果两个方面进行叙述。其中有些成果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注意让学生了解。

第三目中有关收回铸币权和盐铁专营的内容建议11课就进行了解,可完善对大一统的了解。本目其它内容主要介绍城市的发展(折射商业的繁盛),主要从城市人口、城市布局及建设,市场繁荣景象几方面加以了解。

(五)第15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对教材的基本认识:

课标也未将此课内容直接列入,但与张骞通西域有密切关系,对了解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内容也有重要地位。

了解一些基本史实是学习本课的主要任务,同时注意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对各民族均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以及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事实进行初步体验。

2.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本课共有三目,第一目重点在匈奴的兴起,第二目主要介绍了西汉(汉武时)与匈奴的战,第三目主要介绍西汉与匈奴的和。三目的连接线索是民族关系。

3.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可以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秦汉时期,蒙古草原生活着一个很有影响的民族的语句叙述来导入新课。

第一目的学习可以教师讲解为主,要认识如下4个问题:匈奴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他们的兴起与发展(发展状况可从畜牧、冶铸、农耕三方面概括),对开发蒙古草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冒顿(需正音)是匈奴族的杰出领袖,他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第一次统一;匈奴的发展与同中原的交往有较大的关系。

第二目的学习,重点在战。教材介绍的主要是武帝对匈奴的第三次之战,但在本目开头的小字部分又介绍了西汉初的和亲,可考虑概述一下西汉初的汉匈关系及交往特点。在介绍前119年之战时用了一个又字,说明此前已有战斗。因此可作一点简略补充,只要说明此前曾有过两次交战,夺回了一些失地,为彻底消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前119年,武帝再次对匈奴用兵即可。在介绍此次战役的过程中,对卫青、霍去病的事迹应做一点补充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此目学习完毕,可对武帝大一统作一个完整的归纳(也可将本课前两目的内容在12课中点拨)。

第三目的学习,侧重于和,王昭君的故事美丽动人,师与生可生动讲述(可结合导入框内容),对汉匈友好相处应能认同。此目的学习中也可引导学生讨论:此时的和亲与西汉初的和亲有何不同?

最后应指出:汉匈的战与和都是历史,它都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对双方的历史发展都产生着影响,而友好相处,平等交流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它对双方民族的进步都是极其有益的。

(六)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讲述史实是为了识记史实,张骞通西域之通字,更突出了史实的结果和作用,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西域,还要扩展到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本课安排了三目,第一目主要介绍张骞通西域之史实(西域概念、出使背景和目的、出使人物和两次出使概况不同的具体目标,不同的结果、出使影响)。

第二目主要是对张骞通西域后产生的拓展性影响的介绍,涉及到古代的中外交往,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点为新增内容。〕

第三目是小字,选学内容,侧重表现中央政权对西域治理的延续,也涉及到中外的政治交往。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本课涉及地理概念较多,应多利用挂图和地图册,学习要与读图识图紧密结合。

对张骞不忘使命,设法完成使命的责任感和智慧要注意加以渲染。

西域都护的设立是一重要史实,既是张骞通西域后产生的重大结果,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认识它的重要意义。

书中谈及丝绸之路意义时提及沟通中西交通,要释其义:沟通东西文明,并促成两文明的互相渗透。

教师要能理解中外交流与统一国家建立的关系:丝绸之路由张骞凿空葱岭和班超定西域而一再打开,由两汉在西域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而畅通无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外交流与统一国家的建立是有关的。按常理,国家统一后,就应该大规模地对外交往,但事实上不一定如此。汉唐两朝这两个现象之间均存在联系是事实。但其他统一朝代未必就是事实。这是值得分析和讨论的问题之一。课标将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纳入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学习主题之下,符合汉朝的历史实际,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其他时候,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主观随意泛化。

(七)第17.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二)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知道《九章算术》,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成就。

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等名医名著。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列举古代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科技史、文化史均为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秦汉文化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昌盛期,其成果令人瞩目,这些成果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塑造完美人格的极好资源,教学中要注意充分挖掘。

此两课对技能的基本要求多为第一层次(识记),因此要侧重情感的熏陶,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整个学习内容分为科技和思想文化两大类,各安排了一课。所反映内容与原人教版教材变化不大,地动仪作为扩展内容,王充改为选学内容(增强破除迷信的意识)。科技类又分为造纸、历史、地震仪器、医学诸方面,思想文化类分为宗教、史学、艺术三个方面,条理清晰。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可以复习旧知的方式,说明文化的昌盛与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关联。

学习纸的发明,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已知最早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原料易找,质量提高,普遍推广;造纸术的改进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增强认同感。

《九章算术》,一般了解书中所反映的历史成果的历史阶段和概要了解所反映的突出成果。明了:地震仪是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此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注意科学精神的熏陶(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不以主观好恶任意歪曲事实、改变事实、取舍事实、剪裁事实求真),注意把握好衡量古代科技水平的尺度,既不过分拔高,也不刻意贬抑。

对医学成就的学习要注意课标对二人要求的区别,张仲景的事迹外还要注意对《伤寒杂病论》的了解,其受医圣之尊应能识记。

对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除区分两者的兴起地外,还应了解宗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对宗教麻醉人民的一面和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两重性,应有所认识。

司马迁和《史记》,需多花精力,司马迁广泛学习、严谨直书的治学态度和为实现理想而承受辱刑的意志,最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成果,均是促进学生塑造完美人格的极好资源。学习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巧妙触发学生的激情。对《史记》体例的介绍要具体浅显一些。

本学习内容中的不少人物,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组织他们参与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来,同时也要帮学生分清艺术和历史的差别。

而古代思想文化遗产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古代文化的优秀遗产,是今日中国国民提高自身修养的必修内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县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30课 综合探究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高晓艳《中考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答题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2019中考历史复习小技巧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程雪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晓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实录视频-翟鹏娜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谭淑利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周巧

与“统一国家的建立(11—19课)”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设计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