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知识重点_学习园地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知识重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知识重点

查字典历史网 2019-09-09

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知识重点,本节内容实际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是如何探索到“工农武装割据”这条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即“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知识点】

一、工农武装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开始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下表为两大武装起义及“八七会议”等内容的概述。

二、井冈山的星火——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1.实践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发展: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军队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2.理论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概括、总结

(1)理论提出的背景: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并巩固;②这条道路在当时不为全党所认识、所理解,对此应给予解释说明;③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用三篇文章来说明中国选择这条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理论内容: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概括指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五个要点和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前提、三个必要条件。

理解:如何正确认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联系?

中国革命必须进行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进行武装斗争必须建立革命根据地,没有根据地的存在,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采取流寇式的武装斗争必然走向失败,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藉以发展的战略基地。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就不会支持根据地政权,也不愿参加红军,根据地一天也不能存在,也就谈不上武装斗争。

(3)理论提出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到1930年夏,全国已有十几块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井冈星火已成燎原之势。

三、根据地建设

1.背景

(1)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三次反革命“围剿”,毛泽东领导取得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2)国民政府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

2.建设

(1)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

(2)土地革命:①土地革命路线: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②作用: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同时使农民政治上翻了身。

(3)经济建设:①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同时兴办了一些工业,包括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②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三大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据此回答1~3题。

1.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共首先认识到哪一问题的重要性

A.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要进行土地革命

C.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革命的主力军发生了变化

2.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开始使用工农革命军的口号,这表明

A.中国革命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B.革命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C.革命的策略发生了变化

D.革命的主力军发生了变化

3.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中国革命中心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C.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

D.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共在大革命失败后终于探索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据此回答4~5题。

4.(2001·上海)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5.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认为,造成工农割据的必要条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6.30年代初,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实质是

A.苏维埃政权土地所有制

B.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初步的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二、非选择题

7.中共在大革命失败后到30年代初进行的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解析:注意此处的“革命主力军”问题实际与“领导权”、“革命武装”问题是一致的。

答案:D

2.解析:南昌起义用旧番号为团结作战,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也是为发动、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这是革命策略的变化。

答案:C

3.解析:工农武装起义的既定战略均是坚持城市中心论。

答案:B

4.解析: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这需要土地革命的开展。

答案:D

5.解析:据教材内容可直接判断。

答案:D

6.解析:要注意到这次土改未改变私有制,又是在迫切得到农民支持的背景下展开的。

答案:C

7.解析:这是一道史论分析题,要求通过对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再认再现,明确经济建设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所起的历史作用。答题时首先要简要说明主要经济措施,然后结合经济措施分别说明对中国革命道路所起的作用。

答案:经济措施:①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变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民土地所有制。②限制富农。③保护中小工商业者。④发展农业生产。⑤兴办一些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

作用:①随着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国社会也开始出现了新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民主革命最深厚的力量源泉。③对富农和中小工商业者的经济政策,有利于中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④根据地经济的发展,为粉碎国民党的反革命“围剿”和促进革命力量的壮大准备了物质基础。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知识重点介绍到这里了,想必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文化知识,同时也一定不要忘了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提前做好开学的准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陕西省示范优质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2-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西安市一中:孙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第五届电子白板大赛《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历史高一,江西省赣州中学:温晓霞)

《辛亥革命》高中高一历史优质课视频-王雪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高一历史-郑州二十中-郭占芳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滟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人教版高一历史-郑州九中-尚美珍

《古代商业的发展》人教版高一历史-河南省实验中学-赵晓莉

高一历史微课视频《西汉王国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与“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知识重点”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