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年历史期末备考模拟试题_学习指导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二下学年历史期末备考模拟试题

高二下学年历史期末备考模拟试题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6-30

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下文是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带来的高二下学年历史期末备考模拟试题,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3、《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如“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思是说,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5、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    B. 秦、唐、明     C. 秦、元、清      D. 汉、宋、明

6、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对这番话,下述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

A.东汉察举制度的流弊,推举出来的文人及武将多不胜任

B.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门子弟才识多平庸

C.宋代科举取士的结果,导致重文轻武,武将怯于外侮

D.明代八股取士的遗毒,造成文人品性不端,武人不能打仗

7、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8、苏州博物馆有两种《百家姓》古籍,姓氏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刻本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刻本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宗法制度的强化    C.姓氏文化的丰富    D.文化专制的扩展

9、如右图所示,这一封建王朝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封国并存制

C.中央集权与地方政权互不干涉

D.处在分裂割据之中

10、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后,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写了一些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略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轨迹》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利弊得失浅谈》

C.《试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     D.《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1、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

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    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

12、“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①倡导无为而治 ②维护农民利益 ③主张重农抑商 ④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14、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B、绝大多数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

C、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15、2008年7月28日,《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重新定义的新“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首次集体亮相。下列关于新“四大发明”史实的陈述,正确的是   (    )

A.甘肃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说明西汉时期的纸张主要用来绘制地图

B.明代嘉兴机户沈大德使用花楼机,大大提高了丝织品的质量

C.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被大量用于制作礼器、农具、兵器等

D.唐朝制瓷业分工细,品种多,北方盛产青瓷,著名的秘色瓷也已出现

16、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17、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最可能身处那个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元        D.明清

18、清人郭嵩焘说: “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之智术不能望江浙,其推算不能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唯其心朴而心实也”,对这一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江西湖广商人善于把握商机        B.晋商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诚信

C.江浙商人富于经商能力            D.晋商因朴实而从事商业

19、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①牛耕      ②花楼机(花机)   ③人力翻车       ④水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二】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殿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3分)

(2)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其目的何在?(2分)

(3)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是如何认识的?其真实意图是什么?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较前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4)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5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

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

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

桂等13个省区。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

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

材料三  长安市有九,各方;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

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                              

——<三辅黄图)卷二

(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主管五均的官。除负责征收工商税外,还负责掌握市场物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图文,指出汉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各有何特点?两者之间有何关系?(6分)

(2)据材料三,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3分)

(3)基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3分)

23、(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如何认识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的影响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在学习先进文明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与孝文帝改革相比有何主要不同?试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加以说明。(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明?(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十五年(1696年),圣祖亲征,噶尔丹窜死,朔漠平。

——《清史稿•地理志》

材料二 五十二(1713年)年癸巳春正月戊申,诏封后藏班禅胡土克图喇嘛为班禅额尔得尼。                                            

 ——《清史稿•圣祖本纪》

材料三  康熙帝谕令:“尼布潮(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于鄂罗斯。”                          ——《圣祖实录》

材料四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台湾外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有效处理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与意义。(4分)

(2)据材料三,康熙帝是如何认识尼布楚地区的地位的?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2分)

(3)据材料四,康熙为什么拒绝郑氏的请求?康熙帝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有何意义?(4分)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的国内政策的一切主要原则都包括在他小小的对开本的法令手册中,其中有极少数是关于延长已到期的法案,其他的是根据个人或地方的请求而制定的。其中,有一条法令是释放贫穷的犯人,另一条是编纂有关维修大路的法律,还有三条是关于重建财政制度的。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关爱尔兰和苏格兰殖民地以及完成将三国联合起来的问题,这是长期议会遗留下来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但是护国公的国内政策中没有哪一条像修改法律、改良风俗和重建国教这三方面的法令制定得那样清楚明确。

材料二   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是以达到下列三项目标为指导方针而制定的:第一,使清教能保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第二,能维护和扩展英国的贸易;第三,防止斯图亚特王朝在国外的援助下复辟。在他看来,英国在欧洲的使命是和英国在物质上的强大、政治上的独立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表面上他似乎犹豫不决,但实际上他一直在执著地追求上述三项目标的实现。

材料三   他(克伦威尔)在许多方面是“一个优秀人物,甚至是一个卓越的天才”,然而他却是“靠了欺骗和暴行才使他成为国家第一把手的。”他是一个“勇敢的坏人”。因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咒骂、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些引起若干人长期怀念的美德。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英]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对内政策的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为完成对外政策的三项目标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你如何认识“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咒骂、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些引起若干人长期怀念的美德。”?(4分)

第二学期徐州市期末统考模拟试题一

1-5  BAAAB  6-10 ADABC  11-15  BCAAB   16-20  DDDDD  2

21、(1)培养人才(养士);监督、议政。(2分)设立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1分)(2)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相互协作,共同配合)。(1分)限制君主专制。(1分)(3)恢复宰相制;宰相辅佐君主,共议国事。(2分)相权制约皇权。明朝废丞相,君权合并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大臣只能依据皇帝的旨意办事。(2分)(4)明清易代,社会动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理学走向极端。(3分,任意答出三点3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2分)

22、(12分) (1)农业:铁农具广泛使用;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2分)手工业:冶铁业发达,冶铁技术高超。(2分)关系:农业发展与手工业进步相互促进。(2分)

(2)涌现出众多的商业都市;(1分)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或政府设置市场开展商业活动);(1分)官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1分)

(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1分)评价: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亦给分);另一方面阻碍了商业的进步。(2分)

23、(1)作者认为孝文帝改革加深了北魏统治危机,导致北魏政权的灭亡和鲜卑民族的消失。(2分)认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北魏封建化进程,北魏政权的灭亡是孝文帝改革后统治腐败的结果,鲜卑民族的消失正是民族融合的产物。(2分)

(2)不同:有选择地学习外来先进文明。(2分)说明:政治:学习西方民主政体,但保留了天皇制度。文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但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2分)

(3)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明;学习外来文明应与实际相结合。(2分)

24、(1)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叛乱,册封班禅;(2分)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分)(2)尼布楚、黑龙江一带是中国的领土,不可侵犯。(1分)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中俄东段边界。(1分)(3)导致台湾独立,严重损害国家主权。(1分)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1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得2分)

25、答案:(1)以法令形式制定对内政策;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2分)

(2)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扩大英国的海外贸易;远征爱尔兰、苏格兰,打击封建复辟势力,维护清教徒利益。(4分)

(3)克伦威尔作为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建立起的军事独裁统治,又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希望上文提供的高二下学年历史期末备考模拟试题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及时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中考历史周年热点探析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钟永凤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6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吴琪

高考历史一轮 世界现代史 第3讲 斯大林模式

#陕西中考#2019陕西中考历史部分备考攻略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许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熬明

与“高二下学年历史期末备考模拟试题”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